昨天下午,在某万达看到看到一家新开的新华文轩书店,进去打探了一番,好多书都塑封了且不能拆,店家拆开试读的书本数量极少。在为数不多的试读本中,我快速搜索着图书封面。很快,一本封面印着一高一低相伴飞行的鸟,背景是挂着积雪的森林的书出现在我的视线里,封面右上角竖着印了五个黑体字——《朱鹮的遗言》。
看过介绍,这是一本翻译自日文的纪实文学,讲的是一个日本人观察、保护并记录朱鹮活动的故事,但结局很无力,日本朱鹮最终还是灭绝了,只能从中国引进繁殖。
当然,重点不是要介绍这本书,毕竟我还没看过,不过我真是很想买来看。于是我拿起书本,一看背面的标价,定价49元人民币。我抬头思绪飞转,考虑的时间大概只有1秒钟,于是我左手拿书,右手伸进裤兜掏出手机,打开京东一搜,折后价38.6元。看到这价,我心都“凉”了,差价这么大,我怎么好意思不在京东上买,次日就能到。但是站在书架旁的我又是真的激动,因为看上了一本书,就如同获得了一个宝贝。在实体店买吧,现在就能带回家,不就是贵了10.4元钱嘛,总得为实体书店这个情怀赞助一点吧,而且这书店宽敞明亮,提供了阅览服务,若不进来还发现不了这本书呢,贵一点就贵一点吧。但回头一想,10.4元还是有点分量,而且以前买的书还有没看完的呢,这次就算了吧,下次凑单的时候在网上买吧。就这样反复挣扎了许久,我选择离开了书店。
线上线下销售,差价也太大了吧。如果说差价在两三块钱,便没必要纠结这个问题了,对于一册近50元的书,差价到了十块钱,这确实会让人犹豫。我差那十元钱吗,不差,我差的是能忽视这十元差价的心态。反正是新出的畅销书,也不愁买,就在网上买算了。
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太厉害了,近来,有的快递收取点还搞了微信群每日好物的购买活动,线上买,第二天线下取货,这样的模式比在淘宝购物更快捷了,大有追赶京东自营的势头。反观大街小巷的实体商家,若他们也乘上了电子商务的车还好,若对电子商务本就一窍不通,那岂不是就将被这个时代所淘汰?
电商渠道少了许多中间商赚差价,确实价格上便宜了不少,但没有在实体店“淘宝”的乐趣了,生活也因此少了一些该有的意义。但单作为消费者来讲,商品价格便宜,不是一件好事吗?那么既要享受实体店淘宝的乐趣,又要享受电商的价钱,是不是只有垄断经营才能实现呢,否则总有人拿到货后再出低价恶性竞争。是不是垄断之后一定会保持低价呢?某一天实体店消亡了,零售业只剩电商们后,又算不算一种垄断呢?
除非注明,三棵树阁文章均为原创,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sksren.com/archives/855.html
估计再到其它平台找找,价格可能更便宜。话说封了塑料膜的书,看不到内容,总让人犹豫不决呀,买还是不买呢?
在淘宝上还有价钱更低的卖家,但是从外地发快递过来还需要耽搁两三天,所以只比较了实体店和京东次日达的价格。
在我看来,买书的话,除非是教材、字典等工具类的书无需拆开看可直接购买之外。其余的还是需要翻阅了解下,才能决定所值不值得买。
实体店跟线上销售成本真的差很多。
现在纸质书的定价也真是离谱,非买纸质的话我也会选择二手书。
对于我来说,一般还是习惯买新书,二手书仅限于没有新书在售的情况下才会考虑。
纸质书的定价和电子书比起来,确实贵了不少,尤其是某些当红出版社的书,包装并不算精美但定价挺高。但是遇到喜欢的书了,除非实在付不起这个价,咬咬牙还是能狠下这个心的。
现在纸质书。。。。感觉都是奢侈品了。
可不是嘛,随便一本畅销书都是三十元上下,更别说精装书了。
所以纸质书才是奢侈品。
第一次被网购的速度震惊,是从亚马逊中国买书次日达,现在基本上都是京东了。虽然我看电子书多一些,遇到喜欢的还是要买一本实体书。
是的,实体书的质感不是电纸书能够替代的。
京东的自营在时效上胜过任何第三方快递,我好多书也都是在京东上买的。可惜亚马逊退出市场了,虽然没有在上面买过实体书,只买过Kindle。
以后书都不用买了,直接用U盘插到人脑的接口,数据导入大脑
很科幻,复制粘贴,人民群众也喜闻乐见。
实体书受到电子书的威胁,实体店也在受电商的威胁……现在实体店的书都是原价出售,网络上的实体书其实也有正版盗版的差别……
真太难了
我很少在电子设备上看小说,总觉得看书还是要实体书才够感觉,也方便做笔记批注。
我在网上买书几乎都是选靠谱的卖家,京东都是买自营的,淘宝也是选的有实体店的卖家。唯一明确知道自己买到盗版书了,是高中时在路边摊买过的一本《狼图腾》,原版的主人公叫陈阵,盗版印刷成了陈陈,知直到年后我在书店翻看正版才发现其中的不同。除此之外,也并不影响阅读体检。
经过书城进去逛了圈,顾客比营业员少,能打开的书比封装的少。不知道是谁影响了谁。
原来各地实体书店都是如此,有点意思,展示的书既然不拆封,那和网上浏览又有什么区别呢,莫非只是看下包装情况。况且网上或许还有节选试读,且还更为优惠。
现在确实电子商务对大部分的实体店是致命的,一方面网购成为习惯,价格有优势。一般都除非急需,都会选择在网上购买
是的,就价格这一项对实体店冲击就很大。
京东不香吗?博主非要线下买书。
京东确实香,能省不少。
所以很多书店都转型了,不卖大路货,不卖畅销书或者畅销书不作为主力,更激进的像是诚品书店,直接成了休闲中心,普通书可以随便看,进口书网上买不着。且地方太大,去的人一般不消费一把是不可能的……
我去的万达这家新华文轩,询问过是今年2月份开的,店内还有另外一家像是入驻的饮品店,与书架区域是连通的,附近摆满了桌椅,类似星巴克的感觉。
实体书店的转型很像以前网吧到网咖的转型,不光提供上网服务,还附带饮品消费,开辟了另一大收入来源。至于像方所、言几又这类的大型实体书店,它的盈利模式可能会更复杂些,没有研究过。
我记得我小时候,把爸的藏书、小学图书馆的树、同学家的书……能搜到的所有书,像海绵吸水一样都吸干了。如今,单位前年赠送的几套畅销书、书卡换的十几本自己最感兴趣的政经军事传记书、买的书、Kindle中的书……全都没读过静静躺在那里。
主要是现在娱乐方式太多了,不仅限于读书,而且能看书的时间相比以前也大大减少。所以我现在的原则就是买书要克制,买一本看一本。再便宜也不打包一起买,免得积压。
难得博主爱书。实体店被挤压得越来越难做了,能开书店,大都是有情怀的人。
情怀归情怀,差价太大,最终还是网购了。哈哈哈。
之前有一次我在逛书店的时候看上一本书。新华书店还是比较讲究的,相对于其他大型连锁书店,他们会把每一种书都给你放一本拆掉塑封的书。我当时看上了一本书,太喜欢了,一看价格心凉了,太贵了。上网一查,网上的价格比这个便宜接近50%,而且还赠送这个作者的杂文集。没办法,我就上网买了。书店不赚钱,新华书店还有个副业,卖科技产品,比如卖服务器,昆明植物研究所采购的一台八路服务器就是新华书店中标的。
果然这种书店的盈利模式不止是单单卖书,还有副业。实体书店的价格比网上要贵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了,只希望以后在实体店,遇到想看的书了,有拆封了的供读者阅读就好,这才是实体书店存在的意义所在。